【115級碩班在校心得】由山入海—外文轉行銷在港都的日子,帶給我的5個研究生活小感悟
Hello guys! 我是來自南投小山城埔里的陳怡慈,外文系畢業的我,在非常Chill的高雄還有充實冠軍的中山行傳奮鬥了一年,學到了什麼有趣的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1.跨科系像隔了一座山,但在行傳學會爬山一點也不難
由於我本身在大學的主修是外文,可以說和商科是完全搭不上邊的哈哈哈 當時在報考行傳所時,甚至到了開學前也非常擔心自己跟不上課程,會不會和本身就是商管、傳播出身的同學們程度差很多等等…但是其實不會哦!一部分是因為我在大學時輔系讀的是國際企業管理(這也是我報考行傳的原因之一~)對商管有了一些基本知識,再來如果完全沒接觸過相關科系也沒關係,行傳的老師們都能用有趣生動的方式讓我們理解其中的理論和邏輯概念,透過和其他同學和學長姊請教討論也能幫助你快速上手哦!
2. 研究生=菸酒生? 壓力山大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經過了一年非常「充實」的碩一生活,真的體驗到行傳課程的扎實程度,也體會到為什麼大家說到讀研究所一言不合就是一句「快逃」。我和所上的朋友們也經常因為被讀不完的paper和做不完的報告壓扁,需要找一些方法好好舒壓。這時候讀中山的好處就來了~~西子灣的海景、駁二的市集、演唱會活動、市區的各種美食和咖啡廳,甚至在舒服的酒吧小酌都是不錯的選擇哦:D 作為研究生,雖然壓力真的不小,但不只讓我在高雄的日子解鎖了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也學會了如何調適自己,休息過後再前進。(這一年本人抗壓力完全升級了 讚讚)
3. 邊學邊玩,理論搭上實務也可以很有趣
所上的課除了學術研究的基本方法,還有其他關於行銷、傳播、與企業實務相關的課程,我也學到非常多有趣和實用的知識和理論,甚至變成和朋友之間日常的話題之一(像是好好玩的偽科學、常常在深夜聊天自我揭露)站在彼此的脈絡下(?之後,才發現其實研究即生活,這一年的行傳之旅也讓我更能好好發覺生活中對事物看法的新角度。
4. 自主學習不只是口號,懂得時間規劃很重要!
相信有的人在大學也經歷過自主學習的課程安排,當然!這在研究所也是非常需要培養的技能哦~行傳的課程大多需要搭配各種學術論文和課本進行,在只有每周的讀本範圍和報告內容下,自己如何平衡其他事情、處理這些課業內容的安排上就顯得非常重要。
5. 你的優秀與他人無關:擁有自己的步調,可以比較但不過度內耗
在行傳的一年遇見了很多一般生和碩專班優秀的同學和學長姊,大家來自不同的地區、有多元的專業、豐富學經歷和興趣。很多時候在與這些人們來往之間,都能看見對方在某些地方是相較於自己強上非常多的~但我個人認為,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事物,可以從中互相學習,但不需要因為有某些部分遜於對方而感到氣餒。比起成為卻步的因素,和他人比較更適合做為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