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級- 乙組推甄 心得分享-鄭心琇
《給學弟妹的追愛指南:我的行傳推甄心得》
一、報考動機
(一)迷惘
大學主修數位行銷算是本科出生的我,經常思考:「究竟是直接進入職場累積經驗,還是繼續攻讀研究所,對我的職涯發展更有幫助?」坦白說,大學生活帶給我不少空虛與疲憊,使我對研究所並沒有太大渴望。但因為系排表現不錯,在老師與父母的鼓勵下,我開始準備推甄。
(二)遇見中山行傳的那一刻
一開始,我同時準備了不少研究所的備審,但心裡總有種說不出的抗拒。直到看到中山行傳官網上學長姐的文章與榮譽成就,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僅在經歷上有所不足,也感受到大學生與研究生在思維與能力上的差異。
後來,再看到IG上學長姐分享的豐富生活、師生之間溫暖的互動,以及大家照片中燦爛的笑容,我心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如果研究所生活是這樣的,那我想要!於是,「好想讀中山行傳,也只想上中山行傳」的想法油然而生,讓我毅然決然刪掉了所有其他所的備審。
(三)什麼是愛?就是只想選你 ❤️
網路上的一段對話:
「什麼是愛?」「我不喜歡胖的,但他胖就沒事。」
或許我沒有想讀研究所,但是!中山行傳!!我想讀你!!!
於是,我展開了長達四個月的追愛之旅。
二、備審準備 📝
(一)把備審當成一封情書
這一階段就像寫情書一樣,要用文字讓教授感受到你滿滿的心意。我大約花了 1.5 個月準備。第一步當然是去官網了解行傳所注重的能力與特質,也要清楚每位教授的研究領域。
(二)整理素材 挖掘亮點
接著整理大學的特殊經歷資料(沒跟所上相關也沒關係,都可能派上用場),邊整理邊把經歷用文字方式「依重要程度列出」,這樣有助於安排篇幅比例,也能避免遺漏。
除了系排以外,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實習經驗都非常加分,還來得及的學弟妹快去準備吧!
(三)內容編排小技巧
接下來就是開始打備審資料。分段方式和內容可以參考網路範本與 YouTube教學,多看一些範例,然後融合出最適合自己、也最符合行傳所風格的版本。我依序撰寫「特殊表現及其他有助審查之相關資料」、「讀書計畫書」、「自傳」,其實就是同樣的經歷用不同角度呈現:
- 自傳 → 著重於經歷展現出的「個人特質與能力」。
- 讀書計畫書 → 除了可以撰寫報考動機,著重經歷帶來的「啟發與未來在行傳所的展望」。
- 特殊表現及其他有助審查之相關資料 → 清楚敘述經歷的「過程、心得及照片」,甚至可以放入不相關但你覺得超酷的成果或經歷。
(四)大學教授會是你最好的夥伴
推薦信的部分,首先需提前詢問教授意願,讓老師和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如果教授同意便會告訴你後續步驟。像我分別請了系主任和我的指導教授(老闆)協助撰寫,執行方式也完全不同。以系主任為例,他只要求我提供曾修過他的課程名稱與成績,便直接幫我完成撰寫並上傳;而我的老闆則希望我先擬一份完整的草稿,再交給他審閱修改。最後我們在截止日前須確認教授是否完成上傳,若無也需溫柔有禮貌的方式提醒,切勿驚慌。
除了推薦信,像書審資料與模擬面試,可以盡量找自己熟悉的教授協助。他們不僅能提出修改建議,還能協助發掘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特質與亮點。以我的老闆為例,我在大學時期長期擔任他的助理,所以相當了解我的能力與個性,因此在面試前,常常透過鼓勵和稱讚的方式幫助缺乏自信的我調整心態,甚至在模擬面試時用開玩笑的方式,讓我體會面試其實沒有那麼可怕和嚴肅,真的非常謝謝他🥹。
三、面試 🎤
(一)勇敢告白的時刻
這一階段就像一場面對面的告白,而告白最需要的就是勇氣。能通過第一階段,就代表教授已經對你有好感了,所以請務必相信自己真的很優秀!沒有自信的學弟妹,請每天給自己大大的鼓勵與稱讚。
(二)面試前的準備小撇步
面試的準備方法,首先要掌握時長和面試方式。單人面試或團體面試的感覺很不一樣,務必做好心理建設!
你可以:
- 上Dcard找歷年問題。
- 根據備審預判題目並簡短寫出回答。
- 請朋友或老師幫忙模擬與計時。
(三)細節決定成敗
準備差不多後,保持每天複習自我介紹和預判題目的答案;有餘力的話,再去看看教授的期刊論文,甚至記住名字和長相。面試時,若你講到某位教授的研究專長,可以微笑著將視線停留在對方的眼睛,讓教授感受到你對行傳所的了解(雖然不一定感受的到)。
(四)當天心態最重要
到了面試當天,雖然你有可能跟我一樣自我介紹一度忘詞,甚至回覆時緊張到快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但請努力並自信把發言完整結尾。其實,行傳的教授在意的不是你說得多流利,而是你對行傳的熱忱。
四、最後想說的話 🌟
所以,學弟妹們,請勇敢展現最自信的自己,讓教授感受到你有多愛行傳所,並讓他們知道:你與中山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就是天生一對!